給地球加遮陽傘

1.給地球加遮陽傘

目前,地球大約能將30%的太陽光線反射回太空,其余的則全部吸收。如果能夠適當提高地球的反射率,就很容易抵消溫室氣體造成的地球升溫,地球也就能夠因此冷卻下來。

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著名天文學家羅傑·安吉爾提出,可以在地球軌道上安裝一把由小片鏡子組成的巨大遮陽傘,將太陽光線反射回太空。他通過計算認為,這把遮陽傘可能需要數以萬計的小鏡子,每塊小鏡子大約0.6米寬,非常薄,重量相當於一只蝴蝶的體重。

2.幫助地球調整軌道

美國行星科學家科瑞坎斯凱提出,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原理,讓小行星或適宜的彗星從地球身邊通過,幫助地球調整自己的軌道,將日地距離從目前的1488萬公裡調整到距離太陽2.24億萬公裡更為涼爽的運行軌道上。

但是,這一想法的隱患也是巨大的,除了干擾目前太陽系的行星軌道引發的混亂之外,如果重力拖曳加快了地球自轉,則地球自轉一個晝夜不是24小時而可能會縮短到幾個小時。

3.人造“火山”

人造“火山”是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保羅·克魯岑等科學家的力挺方案。他們建議,用噴氣式發動機、大炮或氣球等各種手段將硫酸鹽加入大氣,為全球降溫。這種想法看似荒誕,實有現實基礎。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報告說,1991年6月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後,彌漫在大氣同溫層中的硫酸薄霧使全球氣溫下降。因為2500萬噸含大量硫化物的火山灰噴入大氣層後,與水蒸氣反應形成硫酸微滴,這些微滴對太陽光線的反射作用使地球表面受到的陽光照射量減少2%。

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近6個月來一直在用計算機測算人造“火山”的效果。中心研究人員湯姆·威格利說,這種做法能降溫,而造成的硫污染並不嚴重。

4.給大海“補鐵”

海洋每年自然吸收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高達180億噸,這就給研究人員提供了極大的想像空間。加利福尼亞州的海洋生物學家約翰·馬丁認為,利用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效果肯定不錯,但是需要不斷給海洋“補鐵”。

鐵能刺激浮游生物加強光合作用,使浮游生物的數量增加數十倍,這樣就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。而當這些浮游生物死亡後,會將二氧化碳拖入海底,與之“同歸於盡”。美國“綠海洋風險公司”老板邁克·馬克爾斷定,只要撒下25萬噸的鐵粉,培養出來的浮游生物就可以“通吃”整個美國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。


把陰雲“染白”

5.把陰雲“染白”

有科學家從加強地球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的角度,探索給地球降溫:將數以十億計的白色聚苯乙烯高爾夫球投向海洋;將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頂都塗成白色。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項更具有詩意的方案:將數千平方公裡的陰雲“染白”。通過向陰雲噴一些微粒,使微小的雨滴數至少增加10%。這樣,由於光學作用,層積雲就會被照亮變白,就會反射更多的太陽光。

6.深埋二氧化碳

還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辦法給地球降溫。美國和歐盟已撥巨款來研究在海洋和地層中埋藏二氧化碳的辦法。從理論上講,海洋和地層可以貯藏人類在幾千年間生產的二氧化碳。研究人員要驗證的是,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,是否會干擾海底生物的生存,因為二氧化碳溶解於海水後,會使海水酸化。


給冰川蓋毯子

7.給冰川蓋毯子

目前,10多家瑞士滑雪場都把本國的著名紡織品企業弗利茲·蘭多特公司當成了救星,弗利茲·蘭多特公司是世界聞名的絕熱材料生產商,該公司生產一種號稱 “冰雪保護者”的雙層輕質合成紡織品,“冰雪保護者”的上層是一層聚酯材料,可以反射陽光的紫外線;下層則是聚丙烯材料,具有很好的隔熱性能。把這種材料覆蓋在高山的冰雪上,即使夏天的陽光也無法使之融化。

在2005年,這一材料在小規模試驗中已經取得巨大成功——兩年間,“冰雪保護者”覆蓋區域的冰雪比周邊地區少融化80%。目前弗利茲·蘭多特公司開始研發面積更大的覆蓋材料。


濕地人工島

8.濕地人工島

美國蒙大拿州的布魯斯·卡尼亞發明了一種濕地人工島,即利用回收的廢舊塑料制成籃球場大小的人工小島,島上種上植被,然後將這些人工島放在遭到破壞的濕地水域。

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,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鳥類以濕地為家,這裡還生活著190多種兩棲動物和200多種魚類。

由於塑料人工島的內部空隙很大,因此這些植被的根系能夠穿過人工島,成為一個網絡,微生物也能附在塑料以及根系上。這樣一個人工制造的小生態系統就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。

卡尼亞將他發明的人工島稱作“生物天堂”,他已經在自己農場內的一個藻類孳生的池塘中進行了實驗,結果表明,“生物天堂”過濾了池塘中的大量肥料,並遏止了藻類的蔓延。目前全球已經有大約3000個這樣的人工島生態系統在發揮作用。

9.用基因改良樹種

用基因的方法改良樹種,從而減少人類對熱帶雨林的開發——這是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生物技術公司“ArborGen”的創意,根據他們的設想,以後農場主可以大規模生產樹木,而所需土地只是原來的5%。

“ArborGen”從2000年就開始了這項研究,他們從近十種樹木中提取有用的基因,並力圖培育出生長快、木材質量好的新樹種。目前他們已經培育出18年就可以成材的松樹,而松樹原來的成熟期為30年。

10.用水泵馴服颶風

為海洋表面的海水降溫,就可以“馴服”颶風——這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發明家菲爾·基什爾的構想,他計劃在墨西哥灣裡“插”進160萬個水泵,這些水泵直達海底深處,一旦監測到颶風可能在墨西哥灣形成,這些水泵可以把海洋深處的冷水抽上來,為洋面的海水降溫,從而讓熱帶風暴消失。

根據基什爾的計劃,這項工程將歷時4個月,耗資50億美元,動用至少100艘運輸船。

資料來源:廣州日報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若我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